注射成型仪是一种将热塑性或热固性塑料转化为特定形状塑件的核心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医疗、包装等工业领域及实验室材料研发场景。其工作原理基于“熔融-注射-冷却”循环:塑料颗粒或粉末在加热料筒中熔融塑化,通过螺杆或柱塞的高压推动,以高速流经喷嘴注入闭合模具型腔,经保压冷却后固化成型,最终脱模得到制品。
设备核心结构由注射系统、合模系统、加热冷却系统及控制系统组成。注射系统负责塑料的熔融与输送,螺杆式设计通过旋转实现塑化、混合与建压,柱塞式则依赖高压直接推动熔料;合模系统提供锁模力确保模具闭合,防止注射时溢料,锁模吨数通常根据制品投影面积与注射压力计算;加热冷却系统通过料筒加热圈与模具冷却水路精确控制温度,料筒温度需在塑料粘流温度与热分解温度之间,模具温度则影响制品结晶度与收缩率;控制系统集成压力、温度、速度等参数监测与调节,确保工艺稳定性。
注射成型仪在操作前的准备:
1、设备与环境检查
检查设备电源、液压油位、冷却水管路(确保通畅,水温正常)、加热系统(热电偶、加热圈是否完好),确认急停按钮、安全门等安全装置功能正常。
清理工作区域,移除无关杂物,确保模具安装空间、原料输送通道无障碍物。
2、模具安装与调试
根据制品需求选择匹配模具,清洁模具型腔、导柱、浇口等部位,涂抹脱模剂(必要时)。
用行车或吊装工具将模具平稳安装在动模板与定模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确保模具中心与喷嘴中心对齐(避免偏载导致模具或设备损坏)。
连接模具冷却水管路,根据模具要求设定冷却水温(通常5-25℃,依材料特性调整)。
3、原料准备与干燥
确认原料种类(如PP、ABS、PC等)与制品要求一致,检查原料颗粒是否洁净(无杂质、粉尘)。
对吸湿性强的材料(如PA、PC),需提前用干燥机干燥(如PC在120℃下干燥4-6小时),避免制品出现气泡、银丝等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