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性分析仪是专为液体样品稳定性控制及配方研究设计的精密仪器,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食品、石油、化工等领域。其核心原理基于多重光散射技术,通过测量透射光与背散射光强度的变化,定量分析样品中颗粒的粒径分布、浓度变化及不稳定现象(如分层、絮凝、沉降),无需稀释样品即可实现高精度检测。
稳定性分析仪的详细操作指南:
一、实验前准备
环境与设备检查
将落球粘度计放置在水平、稳固、无振动的实验台上。
检查玻璃管是否清洁、无裂纹或划痕。
准备好标准测量小球(通常由玻璃或不锈钢制成),并用溶剂(如乙醇)和镜头纸彻d清洁,用压缩空气或晾干。
恒温水浴设置
将落球粘度计的外套管(或整个仪器)完q浸入恒温水浴槽中。
设置水浴温度至实验所需温度(如25.0°C、40.0°C等),确保温度波动≤±0.1°C。
预热:让仪器和水浴在设定温度下平衡至少30分钟,确保整个系统(包括待测液体)温度均匀。
样品准备
取适量待测液体,用真空或超声波进行脱气处理,去除液体中的气泡。气泡会严重干扰小球下落。
如果需要,测量液体的密度(ρₗ),用于后续粘度计算。
二、装填样品
清洁毛细管
用合适的溶剂(根据样品性质选择,如石油醚、丙酮、乙醇)冲洗落球管内部,然后用干燥的热空气或氮气吹干。
注入液体
将待测液体通过漏斗或注射器缓慢注入落球管中,避免产生气泡。
液体应填充至略高于上部计时标记线。
小心插入橡胶塞或密封盖,确保密封良好,且无气泡残留在液面上方。
放置小球
将清洁干燥的小球通过毛细管顶部开口轻轻放入液体中。
迅速将落球管倒置(180°),让小球滑落到管子的另一端(此时成为上端)。
再次将落球管正立(恢复到测量方向),小球即位于上部起始位置,准备下落。
三、测量下落时间
调整仪器方向
如果是倾斜式落球粘度计(如Höppler粘度计),调整仪器至规定的倾斜角度(如80°)。
如果是垂直式,确保仪器严格垂直。
开始计时
当小球下沿通过上部计时标记线时,立即启动秒表(或触发自动光电计时器)。
当小球下沿通过下部计时标记线时,立即停止秒表。
记录小球下落固定距离所需的时间t(单位:秒)。
重复测量
重复倒置-正立过程,重新开始测量。
至少重复测量3-5次,记录每次的下落时间。
计算时间的算术平均值t_avg。如果某次数据偏差过大,应舍弃并重测。
四、清洁与收尾
倒出样品
测量完成后,将落球管再次倒置,让小球滑到顶部。
小心取出小球。
将液体从管中倒出。
彻d清洗
立即用合适的溶剂彻d冲洗落球管内部,去除残留样品。
用干燥的热空气或氮气吹干。
将小球清洗干净并妥善存放。
关闭设备
关闭恒温水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