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

13681669520

药物制剂一致性评价过程中流变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初探

更新更新时间:2025-11-17      点击次数:25

流变学数据,对于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十分重要。无论是原辅料、配方筛选和工艺优化,还是最终的数据申报,都涉及到众多流变参数的数据处理。这个问题,在这里咱们一分为二来对待。第一步,完成流变学测试后,哪一些数据可以拿来做进一步数据处理。以下部分,都是个人经验之谈,希望各位专家、同行多多进行批评指正。

1、黏度:单一剪切速率下的黏度((如η100)
对于涂抹类的外用制剂,根据FDA专家共识,也可以参考η20的黏度数据,对于口服,混悬液,注射等制剂,根据配方性质,可以选择黏度随速率变化不大的区域进行表征(参照流动曲线);对于贴剂,可以选择软化点之后的温度或者流动点之后的温度条件下进行黏度表征。

2、完整的流动曲线:低中高剪切速率条件下的黏度
EMA要求上升下降并分别拟合曲线,温度对于某些制剂的流动曲线重复性有显著的影响,必要时进行温度优化;转子的尺寸和类型,速率范围对重复性影响显著。
3、屈服应力(LVR):平台弹性模量和损耗品模量,线性黏弹区终点应力,模量交点应力
有的流体并没有屈服应力,振幅扫描还是旋转应力扫描,要根据制剂类型来选择。半固体制剂建议选择振幅扫描模式。
4、线性黏弹性响应:0.1,1,10Hz条件下的弹性模量和损耗模量,相位角(EMA要求)
5、触变环:EMA要求,相对触变环面积
6、蠕变回复:黏弹比,零剪切黏度
方法优化对于蠕变回复的重复性异常重要,包括时间,加载的应力,温度,合适的测试间隙等;蠕变回复可以得到很多参数,需要针对配方的差异,建议选择稳定重复的参数进行一致性评价;可以评价贴剂的冷流。
7、温度扫描:贴剂,温敏型凝胶需要开展,建议报告相变点温度
贴剂建议报告玻璃化转变温度,流动点和软化点温度;温敏凝胶等制剂需要相变温度,以及特定温度下的凝胶时间,甚至自愈合实验(原位凝胶)。

版权所有©2025 上海珩泽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19045460号-2     sitemap.xml     管理登陆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